活動回顧

過往講座/活動

2017.09.19

香港醫護聯盟、癌症資訊網 - 「肺癌之免疫治療新時代」專題健康講座

肺癌之免疫治療新時代

癌症資訊網、羅氏大藥廠香港有限公司及香港醫護聯盟合辦的「肺癌之免疫治療新時代」專題健康講座,已於2017年9月19日晚圓滿舉行,由臨床腫瘤科專科曾偉光醫生詳述肺癌的最新治療趨勢。

曾醫生指出,肺癌病徵包括久咳不癒、痰中帶血和氣促等,容易與其他疾病,例如肺炎和肺癆混淆。肺癌的診斷方法包括胸肺X光、電腦掃描和正電子掃描。治療方面,曾醫生謂,第一及第二期肺癌以手術治療為主;第三期則會為患者進行同步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至於第四期表示癌細胞已出現遠端轉移,患者只適合進行藥物治療,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

標靶治療僅適合出現特定基因變異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曾醫生指出,目前,市面上有數種適用於「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的口服標靶藥物,效用和副作用相似。標靶藥物的好處是針對癌細胞的特性作出定點攻擊,故副作用較少,常見副作用為皮疹、肝酵素上升、腹瀉和甲溝炎,情況大多屬輕微並能有效予以控制。標靶藥物比化學治療有效延長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部分患者於服食標靶藥物約一年後出現新的基因突變,現時亦有新一代標靶藥物可用。

至於另一種基因突變為「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曾醫生表示,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的入腦能力比第一代藥物理想。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的特點是不會經由血腦屏障中的蛋白輸送器流走,所以能有效停留在腦內,這樣不但可以減低出現腦轉移的機會,同時對轉移至腦部的腫瘤有較佳的控制。

至於近年腫瘤科的熱門話題「免疫療法」,乃利用病人本身的免疫反應機制來對抗癌細胞。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能夠偵測出癌細胞,並啟動自我防禦機制,對癌細胞發動攻擊。然而,狡猾的癌細胞會釋放PD-L1抗原,並與T細胞表面的PD-1受體結合,關閉 T細胞的功能,藉此躲過免疫系統的偵測和攻擊。免疫療法中的PD-1或PD-L1抑制劑正是針對此機制發展而成的藥物,透過阻止PD-L1抗原與PD-1受體結合,重啟免疫系統功能,使其恢復應有的作用,重新識別和攻擊癌細胞。

總括而言,標靶藥物的誕生,使肺癌的治療趨向個人化;免疫療法的出現,更有機會將癌症變成可長期控制的慢性病。曾醫生勉勵患者,肺癌已不像過往般可怕,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放棄治療,人生處處見希望。

NPM-HK-0073-11-2017
以上健康教育資訊由羅氏大藥廠全力支持


講座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