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療法治肺癌」
由癌症資訊網、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及香港醫護聯盟主辦,Bristol-Myers Squibb全力支持,在2016年5月25日晚舉行的「免疫療法治肺癌」專題健康講座,邀得臨床腫瘤科專科張寬耀醫生講解肺癌治療的最新趨勢。
據2013年統計數字顯示,肺癌新症個案達4,631宗,死亡個案達3,867宗。肺癌為本港最常見導致死亡的癌症,大多數病例發生在超過65歲的患者。男性患者的死亡率近年有上升的趨勢。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約佔所有肺癌個案的 85%。
張醫生表示,肺癌患者確診時大多已屆晚期,目前的標準治療可以延長生存期,但很少能夠達至完全根治。
肺癌的分期、治療及患者於五年內的存活率
期數 |
病情 |
治療 |
五年存活率 |
I |
|
外科手術 第IB期可能需於手術後接受輔助性化療 |
~ 47%
|
II |
|
手術及/或放療 可能需於手術後接受 |
30% |
III |
腫瘤侵犯鄰近結構及/或
|
多模式的治療(手術、化療、放射治療),視乎疾病的程度和位置而定。 |
IIIA: ~ 14% IIIB: < 5% |
IV |
腫瘤已轉移至身體其他器官 |
系統性治療(化療、標靶),需要時作局部放射治療以舒緩症狀。 |
< 5% |
然而,隨著針對性的標靶藥物應運而生,肺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近年已有所提升。
肺癌主要按癌細胞的大小和形態分成以下兩大類:
以上兩類肺癌的治療方法和預後都非常不同。
肺癌之所以死亡率高企,乃因它的早期症狀不多,部分患者全不察覺,只是在體檢時才偶爾發現。當患者感到不適,或出現明顯症狀時,癌細胞大多已經擴散,病情亦往往接近中晚期,造成治療上的困難。因此,早期診斷十分重要。
肺癌的常見症狀包括:持續性咳嗽、復發性肺炎、氣促、痰中帶血、呼吸或咳嗽時有疼痛或胸部疼痛、因不明的體重減輕或食慾減退等。
如肺癌已屆晚期並且已經擴散,則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淋巴腺腫脹、手腳無力或麻痺、骨痛等。
肺癌的診斷方法包括:臨床體檢、胸腔X光片、CT掃描、PET掃描、實驗室化驗、淋巴結活檢、胸腔活檢穿刺術、支氣管內窺鏡檢查、橫隔膜胸腔鏡檢查等。
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法主要取決於腫瘤化驗結果及基因特性、病情的分期、患者的年齡及健康狀況等。一般而言,治療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對於第IB期以上的患者,一般建議在手術後加上四個療程的輔助性化療,以減少復發率及延長存活時間。倘情況需要,患者或需進行輔助放射治療,以加強腫瘤的局部控制。
總括而言,張醫生表示早期肺癌可以手術或高劑量放射治療根治;中期肺癌則可能需要化療後再進行根治性治療;晚期肺癌患者仍可透過化療或標靶藥物等個人化治療控制病情,而嶄露頭角的PD-1免疫治療更是肺癌治療的新里程。